德國舞動治療協會前主席,Susanne Bender(2001)提出的「團體發展的階段模型」提出了四個階段,這些階段會影響有關各種問題和行為的小組過程。
Table : Group-Phase-Model of Group development (Bender, 2005)
|
Inclusion 融入階段 |
Responsibility 責任階段 |
Openness 開放階段 |
Termination 分離階段 |
Question 問題 |
In or Out 進或出 |
Top or Bottom 上或下 |
Open or Closed 開放或關閉 |
Holding on or Letting go 保持或放手 |
Behavior of the team leader 團隊領導的行為 |
Integrating 整合 |
Confronting 對抗 |
Respecting 尊重 |
Terminating 結束 |
Interaction 相互作用 |
One with many 一對多 |
One against one or many 一對抗一或多 |
One with/ against one 一和一或一對抗一 |
One with one/ many 一和一或多 |
Feeling 感受 |
I am significant/ Insignificant 我很重要/ 微不足道 |
I am competent/ Incompetent 我是勝任/不能勝任 |
I am likeable/ Unpopular 我是有人緣/不受歡迎的 |
I am autonomous/ Dependent 我是自主的/依賴的 |
Fears 恐懼感 |
Not being significant not being seen 不重要不被看到 |
Having too much or too little influence 影響太大或太少 |
Not being liked, to be too close, not close enough 沒有被喜歡,太親密,不夠親密 |
Not being able to manage it alone 無法獨自管理 |
Need 需要 |
Harmony 和諧 |
Confrontation 對抗 |
Differentiation 差異化 |
Completion 完成 |
Boundaries 邊界 |
The team 團隊 |
In the team 在團隊中 |
The individual 個人 |
The team 團隊 |
舞蹈動作治療團體過程:在短期項目的內容分析(DANCE MOVEMENT THERAPY GROUP PROCESS: A CONTENT ANALYSIS OF SHORT TERM DMT PROGRAMS)
Iris Bräuninger (2006)文章中,研究短期治療計劃中的舞蹈動作治療(DMT)小組過程。它檢查並確定了在十二個不同的DMT組中演變出的共同主題,重點在於由質性研究的方法獲得的結果,以多中心隨機抽樣的研究控制:將十次短期舞動治療的「治療組」與等候名單為「對照組」,有關團體發展過程的質性數據獲得資料。結果基於11位舞蹈動作治療師的課程記錄,使用拉班(Laban)動作分析和凱式動作分析(KMP)術語解釋動作含義的過程。
研究概況:
共11位舞蹈動作治療師,進行12組的舞動治療小組,對小組過程發展的看法的敘述性描述中得出的收集數據的含義和解釋。
每組共10次的DMT治療。
研究方式:結合有量化與質性的研究。
參與者:162位受試者,分成兩組治療組:97位,對照組:65位。
年齡與性別:「治療組」與「對照組」的年齡相似,但參與者的女性佔90.7%&90.8%,而男性只佔9.3%&9.2%
測量時間:研究前,研究後,及六個月後的追蹤,以標準化的測量工具。
研究結果:在所有十二個舞動治療小組中,出現了主題和組間過程的相似之處,並且組間過程中的不同階段與Bender(2001)引入的「團體發展階段模型」相匹配。
在帶領舞動治療小組時,需要注意團體動力的發展,治療師「留心」團體發展的心理過程及主題。
在「融入階段」時,當個體加入一個團體時,開始了融入的階段,並會觀察是否可以在這團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常出現要處裡的主題有:注意力、獨立性、興趣、承諾、參與感、表現還是隱藏。
在「責任階段」的重點是勝任力的感受,勝任力是對自身天賦和能力的衡量,也是做出決定並解決問題的能力,此階段的議題在於:影響力、領導、權力、強迫、專制、實施、心智上/身體上/行動上的優勢、獨立、依附、反叛、臣服,以獲得更多的獨立自主,否則會抑制它在責任階段中的發展步伐。
而「開放階段」的議題概念包括:愛、好感、親近、吸引、友情、厭惡、拒絕、情感距離,嫉妒等。治療師需要發展出一種氛圍,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只有在這種受尊重的氛圍中,團體成員才會感受到安全與被涵容,在沒有焦慮和阻抗的情況下表達內心的想法。
到了「分離階段」在此階段意味著要「緊握」或「放手」,當中的感受也包括了悲傷、憤怒和釋然。分離的儀式在分離階段是很有益處的。當團體成員找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一種儀式,他們就能夠較好的做出在一個新的環境中重新開始的準備,準備好重新進入到融入階段。對於分離的關鍵詞:接受離別、程序、放手、對規範限度的接受、悲傷、憤怒、釋然、自豪。
----------------------------------------------
參考文獻:
Iris Bräuninger (2006). DANCE MOVEMENT THERAPY GROUP PROCESS: A CONTENT ANALYSIS OF SHORT TERM DMT PROGRAMS.
李微笑(2018). 舞動治療必修教學手冊。p179-200
Dear Susanne Bender, 德國舞動治療協會 (Berufsverband der TanztherapeutInnen Deutschlands e.V., [BTD]) 創辦人之一
我的指導老師